动态

我国供应链金融行业2020年将达到15万亿元规模

时间: 2016-01-08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供应链金融是指处于产业链核心地位的企业,依托高信用优势广开门路获得廉价资金,通过相对有效的征信系统和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向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融资服务,获得新利润增长点,构建更紧密的产业链生态系统。
        供应链金融在美国的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观察窗口,成为核心企业重要的盈利来源, UPS和 GE金融业务占总收入可达17%和 30%。我们认为,供应链金融在中国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相比美国的金融自由化,我国金融管制造成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众多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供应链融资的诉求远高于美国;二是以互联网为特征的金融创新在国内如火如荼,已经引领世界潮流,创新工具施用于供应链,全面拓宽了资金来源,突破了美国模式下核心企业自身信用天花板的限制,令金融具备成为主业的可能。目前,中国已经摘得全球供应链业务规模的桂冠,我们预测至 2020年,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将达15万亿元。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社会顽疾,在经济换挡期,尤为如此。扩大再生产,要么通过内生式积累,要么借道民间高利贷。年化 8%-20%之间的融资成本,成为传统金融的盲点,也因此成为金融创新的主战场。 供应链金融最大创新在于填补 8%-20%的融资利率空白,打开中小企业融资阀门。理论上银行是中小企业最理想的融资对像,成本在 6%-8%之间。但从收益风险配比角度看,银行更愿意将资金大门向大型企业敞开,而不愿承受过高风险。
供应链金融填补了 8%-20%融资市场空白
        和传统非银机构相比,供应链金融具备太多优势:
        1)供应链金融依托在产业多年的浸淫,风控端天然具备优势;2)如果说非银机构做的是纯粹金融,则供应链金融则是在试图构建金融生态;3)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中,各非银 机构均成为体系中一部分;4)供应链金融本质上属于大数据金融,延展性更佳。
 供应链金融 VS传统非银金融机构
融资模式 金融类型 风控能力 资金成本 客户&数据获得 贷款申请
信托 单一金融 较强 10%-12% 通过长期关系、调查,经验为主 1-2个月
融资租赁 单一金融 较强 7%-8% 通过长期关系、调查,经验为主 0.5-1个月
小贷 单一金融 一般 8%-10% 通过长期关系、调查,经验为主 1个月左右
供应链金融 金融生态 更强 7%-8% 客户端具备存量优势,大数据征信,数据互联网化 3-5天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供应链中主体将至少在以下方面获得益处:
        1)核心企业切入供应链金融,构建新的优势领地,其掌握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将充分发挥优势;2)中小企业获得低成本的稳定资金,为主业提供持续动力;3)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量上升,同时个别优秀企业亦可通过物流、仓储建立的优势切入供应链金融业务;4)通过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和拓展,电商平台价值将大为提升。
供应链金融实现参与各方的互利共赢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挥上下游桥梁优势,拓展自身业务空间。物流公司具有专业的货物存储管理、丰富的买卖双方的交易信息,在存货抵押为主要形式的供应链金融中具备优势,如仓单质押授信模式,物流企业具备充足的优势。物流企业亦可以通过搭建互联网交易平台,更深入地渗透供应链金融。
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的传统模式
        2015年上半年,国内企业数量超过5000万家,其中中小企业数量占比99%,贡献了65%的 GDP。2014年国内社会
融资总额 16.5万亿元,若中小企业获得与其GDP贡献度相匹配的融资额,则融资潜在总需求将超10万亿元。供应链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把控能力更强,帮助中小企业释放巨大融资需求。
        据研究显示,2011 年供应链金融在发达国家的增长率为10%-30%,而在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率在 20%-25%。前瞻网也对我国
供应链金融场规模进行预测,根据其预测报告, 2015 年规模为 12万亿元,按每年5%的增长率,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左右。
    供应链金融作为产业模式升级的自然演化,“从产业中来,到金融中去”的模式最具行业根基,同时也颠覆了金融领域“基于金融而金融”的传统范式,打开另一扇窗,兼具金融的爆发力和产业的持久性。

友情链接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