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分享中心
媒体中心
帮助中心
登录
注册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
绿访谈
合作网络
设立依据
相关报道
工作动态
示范中心
中心介绍
大事记
试点动态
公告
APEC绿色
绿色清单减税
投资贸易便利化
关于APEC
法规政策
APEC经济体
其他经济体
中国
行业
协会
企业
标准规范
APEC经济体
其他经济体
中国
行业
协会
企业
知识中心
绿色供应链
在线课堂
最佳实践
图文
视频
自愿行动
自愿行动介绍
自愿行动申请
知识中心
绿色供应链
绿色设计
绿色采购
绿色生产
绿色建造
绿色包装
供应链金融
绿色贸易
生产者责任延伸
绿色回收
绿色消费
全生命周期
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
绿色供应链管理
在线课堂
培训资料
培训视频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知识中心
>
绿色供应链
>
绿色建造
>
专栏
专栏
李迅:从绿色建筑走向绿色生态城区
时间: 2015-12-31
【能源世界导读】:2014绿色建筑节能工程标准论坛于2014年6月19日在京举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李迅在活动期间表示:中国目前每年开工建筑20亿平方米,差不多占全世界总建筑量的45%,全世界50%的钢筋水泥玻璃类建材在中国被消耗掉。我国的建筑量、建筑能耗是巨大的,同时中国建筑的发展对世界影响也是深远的。中国需要通过建设绿色建筑,构建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美丽中国,向世界展示我国的新型绿色发展模式。“能源世界-中国建筑节网”作为支持媒体报道此次活动。
绿色建筑政策引导 企业参与
李迅认为,绿色建筑的良好发展需要多元的力量,除了政府引导,还需要科技部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更重要的是需要企业界的参与。只有企业真正认识并参与到绿色化进程中时,才能真正良性发展绿色事业,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绿色事业。
绿色建筑的体系搭建日渐完善
中国有一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高效、和谐共生的使用空间。它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节约,环保,健康的理念。自2013年1月国务院1号文件颁布后,国家关于绿色建筑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发展主要任务,以及保障发展落实的政策标准已经逐渐完善,搭建成型。绿色建筑已经完成了一个系统的设计,包括它的目标体系,技术体系,政策体系。李迅谈到绿色建筑成为国家行动方案,这在全世界也是首例。
中国的绿色建筑拥有自己的标识,同时也拥有自己的专业组织。2008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成立,主任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总工、国家评价标准的主编王有为,同时绿色建筑也拥有自己的一些相关机构。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下面有20多个地方机构学会组织,分散在全国。我们还拥有绿色建筑的国际联盟,包括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严寒和寒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李迅介绍,目前中国绿色建筑标识评定工作下放,各个省市都可以评定。在住建部系统有两家可以评定绿色建筑标识的机构。一家是宋凌主任所在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另一家就是城科会下属的绿色建筑评审专家委员会。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进行一系列的专业活动,
包括每年三月底在北京都会召开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能源世界-中国建筑节能网”承办的“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这个国际性的大会
,截止到今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今年第十届绿色建筑大会表现出企业对于绿色建筑事业的支持和参与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绿色建筑评价数量迅猛发展
近几年,我国的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始终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评出1446项绿色建筑评价标示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16270平方米。2013年绿建标识数量、面积是2008~2012年5年总和的94.9%,114.6%。中国成为世界的绿色大国只是时间问题。
绿色建筑的成本增加
李迅谈到绿建委对绿色建筑的成本增量也进行过统计,一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不高而容易达到;二星级项目在国家财政补贴下,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提供地方补贴、城市建设配套减免等激励政策,增量成本压力相对不大,已激发起开发商越来越大的实施动力;三星级增量成本较高,开发商经过一定的研发努力方可达到。绿建委初步估计,一星级单位成本增量不超过100元/平方米,二星级不超过200元/平方米,三星级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300元/平方米,像深圳万科总部这种绿建例外。绿色建筑不应是高成本技术,也不应是高新技术。全国绿色建筑做得比较优秀的是江苏地区,其次是广东、山东、上海等地区。北京和深圳已经宣布新建建筑100%都属于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申报工作在企业界响应热烈。数据显示获得绿色标识最多的是万达(公建),万科(住宅),绿地,朗诗等企业。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也将绿色建筑放置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在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国家对绿色建筑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都已明确,我们要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十亿平方米的绿色建筑的任务,我们的任务非常艰巨。
绿色建筑显现规模化的发展势头
绿色建筑现在的体量有越做越大的趋势,国家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写明,要建设100个城市新建城区(规划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全部按照绿色生态城区标准规划、建设和运行。绿色生态城区有一个基础的指标,就是城区必须100%都是绿色建筑。
地方政策的鼓励措施
现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政策以鼓励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在发展目标方面,北京、上海、江苏等15个省市制定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目标,明确了新建绿色建筑面积要求和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的具体要求。在财政奖励方面,北京、上海、江苏、山东、陕西、西安、青岛等制定了地方财政奖励政策。在技术推广方面,北京编制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将其作为推行绿色建筑的技术保障;深圳发布的《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中,规定新建民用建筑设计方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相关审查;天津、重庆将绿色建筑要求纳入建筑节能条例进行强制实施。在标准制定方面,全国共有22个省市制定了地方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的比对研究来看,与绿色建筑国际评价标准相比,一些省市的地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地的特色。
标准规范的动态
目前《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处于在编阶段,新版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明年正式出台实施。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涉及适用建筑类型、评价阶段划分、评价定级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加分项评价。
绿色建筑评定中的问题
目前对绿色建筑发展理念的认识仍有偏差,绿色建筑仍未脱离关注高精尖技术应用的思维模式。采用被动式技术的项目较少,主动式技术措施运用较多,造成主动节能措施运用较多,有技术堆砌倾向,增量成本较大。一些项目较为勉强地取得了绿色建筑相应星级标识,表面“绿色”,同样也造成较高的绿色增量成本。有些项目设计前期对绿色建筑相应技术考虑不足,后期被动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后造成增量成本较大。各地出台了当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但从实际实施来看,各地评价标准未必高于国家标准或更适合于当地的实际,地方特色需进一步体现。
绿色建筑发展方向判断
北京、深圳等越来越多城市的新建建筑将逐渐开始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及保障房强制成为绿色建筑。“十三五”期间新建建筑有望强制达到至少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从单体向区域发展;从城市向村镇发展;从产品到产业发展。
从绿色建筑走向生态城市
绿色生态城市是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绿色建筑是绿色生态城市发展的最好抓手。当前我国绿色生态城市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显露了很多问题,绿色生态城市的发展需要系统设计——构建目标、技术、政策、示范体系。现阶段我国政府从财政政策方面对发展绿色生态城市也出台了一些利好政策。比如太阳能屋顶计划:关键设备按比例补贴,其他费用定额补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补贴:严寒地区55元/平方米,寒冷地区45元/平方米;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与监测:20元/平方米;智慧城市试点:建设部与国开行合作今后三年共计投入800亿元等等。
绿色发展准则的思考
李迅最后谈及对绿色发展的思考,他认为绿色发展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绿色发展理念重于技术,机制重于目标,标准重于样板;绿色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复合生态理论支撑;绿色发展应以本地化、超前性、可操作为原则;绿色发展需要多元主体共同推进;绿色发展需要适时评估,以免得不偿失、事与愿违。
上一篇:
冯果川:绿色建筑的意识形态批判
下一篇:
仇保兴:建设美丽中国 绿色建筑大有可为
友情链接
中央部门网站
外交部
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工业与信息化部
财政部
环保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商务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天津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天津市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
天津市商务委员会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天津市财政局
天津市金融工作局
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
天津市外事办公室
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管理委员会
合作机构网站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天津市自由贸易区研究院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UNEP
UNDP
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ICLE
可持续发展联盟
美国环保协会
美国能源基金会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
天津市环科院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合作企业
中国光大银行
远大科技集团
国信招标集团
天津物产集团
渤海钢铁集团
天津银行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和君咨询
天津住宅集团
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商品交易服务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震旦集团
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
北京康居认证中心
美国UL公司
SGS
莱茵检测认证服务(中国)有限公司
中交天津工贸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