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福霞
【导师】 聂华林
【作者基本信息】 兰州大学, 区域经济学, 2012, 博士
【摘要】 保持经济增长、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三者协调发展是中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开发或推广一批能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方式之一。然而,由于外部性等市场失灵现象存在,企业对节能减排先进技术进行自主创新及推广缺乏足够的动力,因此需要政府采取适当措施加以积极引导。在此背景下,节能减排政策作为政府干预经济发展方式与途径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对中国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的影响值得关注。截至目前,对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技术进步效应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尚不多见。鉴于此,本论文对该领域进行了理论探源和实证分析。首先,本文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将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定义为,与现有技术或管理制度相比,提高了生产单位能源效率或(和)环境绩效的一系列新产品、生产过程或工艺、管理方式、制度设计的开发或采用。随后,在前沿分析框架内,对传统二维方向性距离函数进行拓展,构建节能减排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作为该技术进步的度量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学规划方法估算了中国各省区节能减排技术变动率,通过对该技术变动率在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考察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技术进步效应... 还原